無善無惡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王守仁生平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分享.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分享. Show all posts
Monday, October 26, 2009
Monday, October 19, 2009
大盜五右衛門
Saturday, March 14, 2009
復古英雄的人性辯論: The Watchman 守護者
Saturday, March 07, 2009
令人動容的偉大
敬告!!淚腺氾濫人禁止
【原文轉載自Mobile01會員:香酥雞 巴比Q】
這是在講一對父子的故事, 爸爸叫做Dick Hoyt, 兒子叫做Rick Hoyt,
這對父子是長跑健將,
在過去二十五年間, 他們一共跑了3770mile,
其中包括78次半馬拉松賽,64次的馬拉松賽,24次著名的波士頓馬拉松賽,
20 次 Duathlons賽,7 次18.6 Milers賽,34 次10 Milers賽 ,143 次5
Milers賽, 620 Milers 賽,27次 Falmouth 7.1 milers賽,15次4 Milers賽,
2次11公里賽, 8 次15公里賽,204 次10公里賽,4 次8公里賽,92 次5公里賽,206 次奧運標準的三項鐵人賽,6次被公認不是平常人可以承受既
Ironman distances的終極三項鐵人賽……
但是你知道嗎?
兒子Rick是不能說話也不能走路的!!
Rick在出生時因臍帶繞頸導致腦部缺氧受損,醫生告訴Dick,孩子是植物人,
沒有任何希望了因此他只能在輪椅上渡過他的一生。
Dick引述在Rick九個月大時,醫生對他和他妻子祖迪(Judy)說︰
「他從此會像植物人一樣,還是把他送到療養院吧。」
然而,他們兩夫婦對此並不認同。他們發覺當他們在屋內活動時,
Rick的眼睛會緊 盯著他們。當Rick十一歲時,他們把他送到特夫斯大學
(Tufts University)的工程系,詢問是否有令孩子與人溝通的辦法,
可惜Dick得到的回覆是︰「不可能,他根本沒有任何腦部活動。」
Dick反駁說︰「跟他說個笑話吧。」他們便說了個笑話,Rick果然笑了,
證明了他的腦內確有不少活動。結果,他們為Rick加裝了一部能用頭的則面控制
滑鼠標的電腦, Rick終於能和外界溝通了!
在Rick十五歲時,Rick的一位中學的同學因意外而癱瘓了,學校為那位學生舉行
跑步籌款,Rick便透過電腦打出︰「爸,我也想參加。」
Dick之前並非跑步運動員,也沒有跑過馬拉松賽但因著兒子的要求就參加了
於是他就推著Rick跑完了5mile的全程在結束之後Rick對父親說:"我今生第一次不
覺得殘障了!" 這句話深深地震撼了爸爸Dick!
他決心要把那種感覺盡可能帶給兒子,預備好參加1979年的波士頓馬拉松。
「不接受報名。」便是比賽當局給Dick的話,原因是Hoyt父子既不是單獨跑手,
又不是輪椅參賽者。結果幾年來,Hoyt父子只在賽事中跟著大隊一起跑,
但他們終於找到正式參加比賽的方法︰在1983年,他們參加了另一個馬拉松,
他們速度之快,令他們能入圍參加之後一年的波士頓馬拉松。
不久後便有人對Dick說︰「何不參加三項鐵人賽?」一個從來未曾學過游泳的人,一個自六歲起便從未踏過單車的人,如何能拖著110磅(50公斤)的兒子完成三項全能賽?
但Dick還是勇於一試。屈指一算,他現在已完成了212次三項全能賽,當中包括
了四次在夏威夷舉行,極費體力的15小時鐵人賽!
因著父愛,父親去學習游泳,學習踏自行車…
他願意為Rick做出許多的犧牲和付出,他又曾拖著他的兒子越野滑雪,
又曾背著他爬山,其中一次更用單車拉著他橫越美國。
於是從那時候開始他們父子就常以"Team Hoyt"報名參加馬拉松和三項鐵人賽:
跑步時Dick就推著Rick跑, 游泳時Dick就拖著Rick, 躺著的橡皮艇游,
騎自行車時, Dick就騎著特製的自行車, 將Rick放在自行車前騎乘……
那麼Dick為何不試試自己一個人參加比賽,看看表現如何?
「我不會獨個兒參賽。」Dick說。他參加比賽純粹是為了當他們一起跑步、
游泳和踏單車,看到Rick面上露 出甜美笑容時的「奇妙感覺」。
今年,Dick與Rick分別65和43歲,已完成了他們第24次波士頓馬拉松,在20,000名參賽者中排名第5,083。他們的最佳時間?
是在1992年的兩小時40分——只落後世界紀 錄35分鐘;當然,或許你還未留意
到,這紀錄是由一個沒有推著輪椅的人所創的。
兩年前,在一次比賽中,Dick輕微心臟病發。其後醫生發現他的一條大動脈有95%栓塞了。其中一名醫生對他若說︰「非你一直保持著這樣好的狀態,你大可能15年前已不久於人世。」
現在,儘管Rick有自己的住宅單位(他享有居家照料服務)並在波士頓工作,
而Dick從軍隊退役後已在麻薩諸塞州的荷蘭市居住,但他們總有團聚的方法。
他們經常在全國各地發表演說,而每週末也會參加極耗體力的比賽,當中包括今年的父親節。
當晚, Rick會請父親吃晚飯,但他最想送給父親的禮物,是他永遠買不到的。
Rick 答道︰「我最想送給爸爸的,是爸爸坐在椅上,由我推他一次!」
I CAN do all things through
Him who strengthens me
Philippians 4:13
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
凡是都能做
腓立比書4:13
【原文轉載自Mobile01會員:香酥雞 巴比Q】
這是在講一對父子的故事, 爸爸叫做Dick Hoyt, 兒子叫做Rick Hoyt,
這對父子是長跑健將,
在過去二十五年間, 他們一共跑了3770mile,
其中包括78次半馬拉松賽,64次的馬拉松賽,24次著名的波士頓馬拉松賽,
20 次 Duathlons賽,7 次18.6 Milers賽,34 次10 Milers賽 ,143 次5
Milers賽, 620 Milers 賽,27次 Falmouth 7.1 milers賽,15次4 Milers賽,
2次11公里賽, 8 次15公里賽,204 次10公里賽,4 次8公里賽,92 次5公里賽,206 次奧運標準的三項鐵人賽,6次被公認不是平常人可以承受既
Ironman distances的終極三項鐵人賽……
但是你知道嗎?
兒子Rick是不能說話也不能走路的!!
Rick在出生時因臍帶繞頸導致腦部缺氧受損,醫生告訴Dick,孩子是植物人,
沒有任何希望了因此他只能在輪椅上渡過他的一生。
Dick引述在Rick九個月大時,醫生對他和他妻子祖迪(Judy)說︰
「他從此會像植物人一樣,還是把他送到療養院吧。」
然而,他們兩夫婦對此並不認同。他們發覺當他們在屋內活動時,
Rick的眼睛會緊 盯著他們。當Rick十一歲時,他們把他送到特夫斯大學
(Tufts University)的工程系,詢問是否有令孩子與人溝通的辦法,
可惜Dick得到的回覆是︰「不可能,他根本沒有任何腦部活動。」
Dick反駁說︰「跟他說個笑話吧。」他們便說了個笑話,Rick果然笑了,
證明了他的腦內確有不少活動。結果,他們為Rick加裝了一部能用頭的則面控制
滑鼠標的電腦, Rick終於能和外界溝通了!
在Rick十五歲時,Rick的一位中學的同學因意外而癱瘓了,學校為那位學生舉行
跑步籌款,Rick便透過電腦打出︰「爸,我也想參加。」
Dick之前並非跑步運動員,也沒有跑過馬拉松賽但因著兒子的要求就參加了
於是他就推著Rick跑完了5mile的全程在結束之後Rick對父親說:"我今生第一次不
覺得殘障了!" 這句話深深地震撼了爸爸Dick!
他決心要把那種感覺盡可能帶給兒子,預備好參加1979年的波士頓馬拉松。
「不接受報名。」便是比賽當局給Dick的話,原因是Hoyt父子既不是單獨跑手,
又不是輪椅參賽者。結果幾年來,Hoyt父子只在賽事中跟著大隊一起跑,
但他們終於找到正式參加比賽的方法︰在1983年,他們參加了另一個馬拉松,
他們速度之快,令他們能入圍參加之後一年的波士頓馬拉松。
不久後便有人對Dick說︰「何不參加三項鐵人賽?」一個從來未曾學過游泳的人,一個自六歲起便從未踏過單車的人,如何能拖著110磅(50公斤)的兒子完成三項全能賽?
但Dick還是勇於一試。屈指一算,他現在已完成了212次三項全能賽,當中包括
了四次在夏威夷舉行,極費體力的15小時鐵人賽!
因著父愛,父親去學習游泳,學習踏自行車…
他願意為Rick做出許多的犧牲和付出,他又曾拖著他的兒子越野滑雪,
又曾背著他爬山,其中一次更用單車拉著他橫越美國。
於是從那時候開始他們父子就常以"Team Hoyt"報名參加馬拉松和三項鐵人賽:
跑步時Dick就推著Rick跑, 游泳時Dick就拖著Rick, 躺著的橡皮艇游,
騎自行車時, Dick就騎著特製的自行車, 將Rick放在自行車前騎乘……
那麼Dick為何不試試自己一個人參加比賽,看看表現如何?
「我不會獨個兒參賽。」Dick說。他參加比賽純粹是為了當他們一起跑步、
游泳和踏單車,看到Rick面上露 出甜美笑容時的「奇妙感覺」。
今年,Dick與Rick分別65和43歲,已完成了他們第24次波士頓馬拉松,在20,000名參賽者中排名第5,083。他們的最佳時間?
是在1992年的兩小時40分——只落後世界紀 錄35分鐘;當然,或許你還未留意
到,這紀錄是由一個沒有推著輪椅的人所創的。
兩年前,在一次比賽中,Dick輕微心臟病發。其後醫生發現他的一條大動脈有95%栓塞了。其中一名醫生對他若說︰「非你一直保持著這樣好的狀態,你大可能15年前已不久於人世。」
現在,儘管Rick有自己的住宅單位(他享有居家照料服務)並在波士頓工作,
而Dick從軍隊退役後已在麻薩諸塞州的荷蘭市居住,但他們總有團聚的方法。
他們經常在全國各地發表演說,而每週末也會參加極耗體力的比賽,當中包括今年的父親節。
當晚, Rick會請父親吃晚飯,但他最想送給父親的禮物,是他永遠買不到的。
Rick 答道︰「我最想送給爸爸的,是爸爸坐在椅上,由我推他一次!」
I CAN do all things through
Him who strengthens me
Philippians 4:13
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
凡是都能做
腓立比書4:13
Wednesday, June 25, 2008
洗練的智慧【12怒漢:大審判】

官方網站:http://12angrymen.swtwn.com/
導演:尼基塔米亥可夫(Nikita Mikhalkov)
想到電影描述中強調俄國12個知名演員的集合
以一種欣賞好萊烏電影的心態,準備看熱鬧,期待誇張劇情的我
被深深的震攝住了
看完電影我已經開始尋找導演的資料以及其他他執導的作品
對於這部作品我的感覺是:讓人目不轉睛的一流電影
很難得的在歐美的電影中看到關於人生智慧的一面
也很驚訝的可以在此電影中獲得許許多多的思考機會
對於導演尼基塔米亥可夫(Nikita Mikhalkov)我是第一次接觸
但我確確實實的被他所擊中,而且深的讓散場後仍癡呆的呆站了約莫半小時
電影的內容我不想多說,只有去看了你才會知道
但對我來說這絕對是部上上之作
演員給了我太多深刻的演出,讓我難以喘息
而且還一直起雞皮疙瘩
畫面的表現上頗有意境,到底還是大導演
所以你可以看到許許多多令人玩味的鏡頭
最重要的還是關於該片中所闡述的「道」
無論時陪審團主席的觀點
亦或是每個陪審團人生中的故事
有沉重有輕快有不堪也有大發現
隨著整個審判辯論的過程
持續的有爆點也持續的有轉折
可以看到人的智慧與智慧的人之間的抗衡
讓我想到了很多關於人生的課題
最後我只能說我還會去看第二遍
也希望你們可以去看一遍
在倒數的一幕中,陪審團的一員與麻雀的對話
再再的透露出點點的禪機
Wednesday, June 18, 2008
Wednesday, May 28, 2008
Bass' High!Driver's High!
前陣子慶祝老大生日去KTV
也不知道哪根筋不對,每當有Bass的畫面
老大就對著我說:Bass~~ 我只好用兩根手指開始爬、爬、爬
說到Bass那就來首Bass High歌吧
送上彩虹(L'arc en Ciel)的Driver's High
裡面的Bass可不是用爬的喔><
也不知道哪根筋不對,每當有Bass的畫面
老大就對著我說:Bass~~ 我只好用兩根手指開始爬、爬、爬
說到Bass那就來首Bass High歌吧
送上彩虹(L'arc en Ciel)的Driver's High
裡面的Bass可不是用爬的喔><
Saturday, May 03, 2008
Wednesday, April 09, 2008
哈哈哈的商機
這期GQ談到了包括日本吉本興業及台灣政治模仿秀的一些狀況!
不禁讓我想起了愉快的青少年回憶,那段聽相聲的日子!
這是個靠著笑容維生的事業,以邏輯來說應該是越苦悶的時期越容易發光
但我卻發現這個行業在台灣已經逐漸式微
而日本的吉本興業,靠著旗下一籮筐的搞笑人物竟能繳稅繳到手軟
還是那句老話,日本人真的是很擅長於將不正經的事很正經的做下去!
對於那近百年的老企業而言,歡笑是他們的利基
而如何製造歡笑肯定是它們企業的核心價值
所以不難推測正經的日本人一定會有嚴格的搞笑訓練加上密集的實戰演出
所以不斷有新的搞笑組合出現
從早期的志村健電視系列到近期的搞笑餐廳的Live秀
無論是表演的形式或是演出的媒體(場地)
都是一直在尋找新的市場,在製造新的需求
所以造就了最近日本女性迷上餐廳欣賞男男雙人組的搞笑表演
反觀台灣,從早期的餐廳、電視媒體、電台,一直到現在漸漸的
變成演唱會形式(票價貴)、電視(變成主流)
的確現在人要找地方放鬆的地點越來越少
加上所謂的Web2.0,其實搞笑是很容易在網路上找到並流通的
試著將台灣的搞笑界加以分類
第一級:專業搞笑藝人
代表人物:李立群、政治模仿系列
舉手投足的幽默加上仔細安排的笑點
這類的藝人需要高度的肢體以及腦力訓練
第二級:幽默諧星
代表人物:吳宗憲、康康
運用本身急智亦或另類的表達,來達成詼諧的效果
這類的藝人需要的是長期的熟習群眾以及對應智慧
第三級:反骨派
代表人物:小S、黑色會系列、大多是年輕藝人
這類的人其實只要真誠的表達自我即可
因為他們不經大腦思考以及未社會化的語言才是笑點也或者說是暴點
而這類的特色在於「永保新鮮=不知長進」的大腦
以現在台灣第三級的人很多,可以說多到爆,再來是第二級最後才是第一級
所以究結論來看,不用訓練就可以達到效果的新人類成為了廠商的主流
而較容易成為媒體的話題
所以以投資報酬率來看
類似唱片公司推出500個歌手用賭博的概念來押寶的做法
可以說是現在演藝圈的主流
是的,他是主流但我覺得並不入流
畢竟這樣的藝人受到的專重度不高,甚至養成民眾用完就丟的觀念
因為是人都看得出來,在大中華區成為這樣的人要的只是白目而不用嚴格訓練
PS:現在說的是搞笑諧星,不是偶像藝人請勿對號入座
我阿,還是懷念那段看相生的時光
我阿,還是希望這個國家的人可以多用點心欣賞即將被外國人視為珍寶的藝術
最後給大家一個例子以及一段相聲
日本「人間國寶」歌舞技大師坂田藤十郎將結合「中國京劇」
於中國演出...........
你看,人家來演你才知道京劇的利害
更不用說雲門以及優人神鼓等...
相聲
不禁讓我想起了愉快的青少年回憶,那段聽相聲的日子!
這是個靠著笑容維生的事業,以邏輯來說應該是越苦悶的時期越容易發光
但我卻發現這個行業在台灣已經逐漸式微
而日本的吉本興業,靠著旗下一籮筐的搞笑人物竟能繳稅繳到手軟
還是那句老話,日本人真的是很擅長於將不正經的事很正經的做下去!
對於那近百年的老企業而言,歡笑是他們的利基
而如何製造歡笑肯定是它們企業的核心價值
所以不難推測正經的日本人一定會有嚴格的搞笑訓練加上密集的實戰演出
所以不斷有新的搞笑組合出現
從早期的志村健電視系列到近期的搞笑餐廳的Live秀
無論是表演的形式或是演出的媒體(場地)
都是一直在尋找新的市場,在製造新的需求
所以造就了最近日本女性迷上餐廳欣賞男男雙人組的搞笑表演
反觀台灣,從早期的餐廳、電視媒體、電台,一直到現在漸漸的
變成演唱會形式(票價貴)、電視(變成主流)
的確現在人要找地方放鬆的地點越來越少
加上所謂的Web2.0,其實搞笑是很容易在網路上找到並流通的
試著將台灣的搞笑界加以分類
第一級:專業搞笑藝人
代表人物:李立群、政治模仿系列
舉手投足的幽默加上仔細安排的笑點
這類的藝人需要高度的肢體以及腦力訓練
第二級:幽默諧星
代表人物:吳宗憲、康康
運用本身急智亦或另類的表達,來達成詼諧的效果
這類的藝人需要的是長期的熟習群眾以及對應智慧
第三級:反骨派
代表人物:小S、黑色會系列、大多是年輕藝人
這類的人其實只要真誠的表達自我即可
因為他們不經大腦思考以及未社會化的語言才是笑點也或者說是暴點
而這類的特色在於「永保新鮮=不知長進」的大腦
以現在台灣第三級的人很多,可以說多到爆,再來是第二級最後才是第一級
所以究結論來看,不用訓練就可以達到效果的新人類成為了廠商的主流
而較容易成為媒體的話題
所以以投資報酬率來看
類似唱片公司推出500個歌手用賭博的概念來押寶的做法
可以說是現在演藝圈的主流
是的,他是主流但我覺得並不入流
畢竟這樣的藝人受到的專重度不高,甚至養成民眾用完就丟的觀念
因為是人都看得出來,在大中華區成為這樣的人要的只是白目而不用嚴格訓練
PS:現在說的是搞笑諧星,不是偶像藝人請勿對號入座
我阿,還是懷念那段看相生的時光
我阿,還是希望這個國家的人可以多用點心欣賞即將被外國人視為珍寶的藝術
最後給大家一個例子以及一段相聲
日本「人間國寶」歌舞技大師坂田藤十郎將結合「中國京劇」
於中國演出...........
你看,人家來演你才知道京劇的利害
更不用說雲門以及優人神鼓等...
相聲
政府廣告誰買單?
今天下班在公車上看到了一個台北市政府的廣告
原本想貼給大家看,但意外的youtube也有找不到的東西
廣告內容大致如下
下著雨,畫面呈現黑白色調的老上海場景
衣著紳士的老爺爺要求另一半一起離開台北去過好日子
但被老婆婆給拒絕了,老婆婆順勢搭上黑頭轎車
替老婆婆關上車門的保鏢,拿下紳士帽
結果是郝龍斌,然後開始說台北對老人的福利很好、有多少建設正在進行中之類的結語
看完這個廣告,原本不覺得怎樣(心想這類的廣告還真多)
但回想起之前在電影院以及家裡看到的一些政府形象廣告
我開始納悶,到底這些廣告的目的是什麼?
推論一:以廣告內容推測,地方政府也需要形象的碩造
以老人的廣告為例
整個廣告沒有提供任何查詢電話或網址的訊息
令人很難與服務推廣搭上關係,所以我推測這應該是形象廣告
如果以這樣的邏輯推論
這是一個企圖朔造台北形象的廣告
內容就是台北很適合老人
我想台北市應該很不希望老人離開
到別的地方退休養老,畢竟老人化社會即將到來
如果大家都跑到鄉下,那誰來繳稅以及繼續消費
推論二:以廣告效果推測,政策的推行的確需要民眾的支持
還記得再電影院看到一個行政院推出的UN FOR TAIWAN廣告
氣勢磅礡的台語歌加上同時具神話色彩又不失民族本性的歌詞
讓我一直哈哈大笑
說到底加入聯合國到底重不重要我懶的想
但對我來說有錢吃飽是最重要的
我想我的立場是「自立自強」
當我們透過無論是經濟、運動甚至是文化讓世界「清楚」的認知台灣後
你覺得聯合國還會重要嗎?
坦白說以我的經驗來說,目前大多數的先進國家其實本來就認為我們是一個國家
而非是附庸! 離題了
回到這個廣告,以效果來講它企圖達到的是一個民族自覺的反應
希望透過喚醒民眾來加強我們進入聯合國的聲勢
但很明顯的是公投結果根本未過半的人領票
說到底這個廣告有點是在淡化民眾的焦點
對我來說經濟應該是比任何其他的政策來的重要
所以這個議題沒有影響力甚至是急迫性
反而讓我覺得政府常常會搞不清楚民眾的首要需求
或者是說政府企圖轉移需求的焦點
推論三:以利益分配原則來看,血汗錢丟到池子裏
這個推論是假設廣告的成本是來自稅金
到目前為止這也是最有可能的
因為查了一下大部分政府的廣告的確是由各部會預算來支撐
但作秀的廣告數量其實遠大於政策推廣的廣告
我們常常會看到一個述說台灣美好的廣告
卻少少看到一個告訴我們如何好好使用政府設施的廣告
簡單說就想是大人在騙小朋友一樣
天花亂墜的通常比具體的容易說也不會有太多問題
前幾天公車上看到台北縣的周縣長與小朋友開心的坐在綠地上
這樣的廣告到底是想要怎樣?我搞不懂
而且我必須說這個公車廣告執行的很糟糕,只會讓人家覺得台北線很窮
連廣告都做的很粗操
其實政府廣告是必要存在的
它可以提供希望、遠景以及美夢
但他最好不要是空汎的,他要是具體清楚描述的
原本想貼給大家看,但意外的youtube也有找不到的東西
廣告內容大致如下
下著雨,畫面呈現黑白色調的老上海場景
衣著紳士的老爺爺要求另一半一起離開台北去過好日子
但被老婆婆給拒絕了,老婆婆順勢搭上黑頭轎車
替老婆婆關上車門的保鏢,拿下紳士帽
結果是郝龍斌,然後開始說台北對老人的福利很好、有多少建設正在進行中之類的結語
看完這個廣告,原本不覺得怎樣(心想這類的廣告還真多)
但回想起之前在電影院以及家裡看到的一些政府形象廣告
我開始納悶,到底這些廣告的目的是什麼?
推論一:以廣告內容推測,地方政府也需要形象的碩造
以老人的廣告為例
整個廣告沒有提供任何查詢電話或網址的訊息
令人很難與服務推廣搭上關係,所以我推測這應該是形象廣告
如果以這樣的邏輯推論
這是一個企圖朔造台北形象的廣告
內容就是台北很適合老人
我想台北市應該很不希望老人離開
到別的地方退休養老,畢竟老人化社會即將到來
如果大家都跑到鄉下,那誰來繳稅以及繼續消費
推論二:以廣告效果推測,政策的推行的確需要民眾的支持
還記得再電影院看到一個行政院推出的UN FOR TAIWAN廣告
氣勢磅礡的台語歌加上同時具神話色彩又不失民族本性的歌詞
讓我一直哈哈大笑
說到底加入聯合國到底重不重要我懶的想
但對我來說有錢吃飽是最重要的
我想我的立場是「自立自強」
當我們透過無論是經濟、運動甚至是文化讓世界「清楚」的認知台灣後
你覺得聯合國還會重要嗎?
坦白說以我的經驗來說,目前大多數的先進國家其實本來就認為我們是一個國家
而非是附庸! 離題了
回到這個廣告,以效果來講它企圖達到的是一個民族自覺的反應
希望透過喚醒民眾來加強我們進入聯合國的聲勢
但很明顯的是公投結果根本未過半的人領票
說到底這個廣告有點是在淡化民眾的焦點
對我來說經濟應該是比任何其他的政策來的重要
所以這個議題沒有影響力甚至是急迫性
反而讓我覺得政府常常會搞不清楚民眾的首要需求
或者是說政府企圖轉移需求的焦點
推論三:以利益分配原則來看,血汗錢丟到池子裏
這個推論是假設廣告的成本是來自稅金
到目前為止這也是最有可能的
因為查了一下大部分政府的廣告的確是由各部會預算來支撐
但作秀的廣告數量其實遠大於政策推廣的廣告
我們常常會看到一個述說台灣美好的廣告
卻少少看到一個告訴我們如何好好使用政府設施的廣告
簡單說就想是大人在騙小朋友一樣
天花亂墜的通常比具體的容易說也不會有太多問題
前幾天公車上看到台北縣的周縣長與小朋友開心的坐在綠地上
這樣的廣告到底是想要怎樣?我搞不懂
而且我必須說這個公車廣告執行的很糟糕,只會讓人家覺得台北線很窮
連廣告都做的很粗操
其實政府廣告是必要存在的
它可以提供希望、遠景以及美夢
但他最好不要是空汎的,他要是具體清楚描述的
Sunday, March 23, 2008
其實大家還是緊緊的在一起阿
結束了選舉的紛擾,我想我們見證到了台灣人民的意志與冷靜!
無論這中間出現了如何的衝擊與耳語
台灣人還是用自己的選票做出了決定
對於這個結果我覺得贏的並不是二號,而是住在這個島嶼的人民
因為我們給抹黑、恐嚇的宣傳重重的一拳!
我們讓大眾傳媒知道了人民認知與判斷的能力已經不同於往日
這重重的一擊也給國內政治人物一個警告
操作媒體並不等於操作人民的選票
因為選民其實是非常冷靜的判斷未來的方向
而不是一時激情的跟隨感性的言論起舞
以一個媒體人的角度來分析這次的選舉
坦白說一號遠勝於二號
無論是廣告的多元切入、候選人的對應以及喚醒民眾的口號二號遠遠不及
唯一不足的是「沒有政和」,「先奇襲、再以正和」是操作媒體的最高指導原則
換句話說就是很爭取觀眾目光,再藉機傳播牛肉
但我們大多看到的就是一昧的奇襲、奇襲再奇襲
但一號的政見是啥?有啥牛肉?我們不清楚
有人說選舉結果代表民主的倒退,坦白說我認為是民主絕對的進步
因為選民選擇離開了封閉且髒亂的大眾傳播,自行判斷!
換句話說以後的政客將無法再輕易的騙取選票
相對的需要以實質的政策與行動來挽回選民的心
其實沒有人輸,因為大家都贏了,大家也都進步了
在昨天選後之頁的電視台中出現了一個令我感動到差點落淚的MV
我想在這個時間點推出這支新MV無非是想要提醒我們
其實我們都一樣,都是希望台灣在世界發光!
其實我們一直在一起,一起以台灣為榮
謝謝你,緯來電視台,台灣有你也真好!
無論這中間出現了如何的衝擊與耳語
台灣人還是用自己的選票做出了決定
對於這個結果我覺得贏的並不是二號,而是住在這個島嶼的人民
因為我們給抹黑、恐嚇的宣傳重重的一拳!
我們讓大眾傳媒知道了人民認知與判斷的能力已經不同於往日
這重重的一擊也給國內政治人物一個警告
操作媒體並不等於操作人民的選票
因為選民其實是非常冷靜的判斷未來的方向
而不是一時激情的跟隨感性的言論起舞
以一個媒體人的角度來分析這次的選舉
坦白說一號遠勝於二號
無論是廣告的多元切入、候選人的對應以及喚醒民眾的口號二號遠遠不及
唯一不足的是「沒有政和」,「先奇襲、再以正和」是操作媒體的最高指導原則
換句話說就是很爭取觀眾目光,再藉機傳播牛肉
但我們大多看到的就是一昧的奇襲、奇襲再奇襲
但一號的政見是啥?有啥牛肉?我們不清楚
有人說選舉結果代表民主的倒退,坦白說我認為是民主絕對的進步
因為選民選擇離開了封閉且髒亂的大眾傳播,自行判斷!
換句話說以後的政客將無法再輕易的騙取選票
相對的需要以實質的政策與行動來挽回選民的心
其實沒有人輸,因為大家都贏了,大家也都進步了
在昨天選後之頁的電視台中出現了一個令我感動到差點落淚的MV
我想在這個時間點推出這支新MV無非是想要提醒我們
其實我們都一樣,都是希望台灣在世界發光!
其實我們一直在一起,一起以台灣為榮
謝謝你,緯來電視台,台灣有你也真好!
Monday, March 17, 2008
把不正經的事正經的做:AV達人一劍浣春秋
http://avno1.com/
中國人因為世俗壓力常常先入為主的將很多事物貼標籤!
人有好人壞人;車有高級低級;餐廳也有高檔低檔;職業有分貴賤...等
坦白說在國外那麼久,看過太多身穿頂級西裝卻開著已經冒白煙的「銅罐仔車」
也有相當自信的垃圾回收人員...
有人說就是因為有日本那些將不正經的事很正經的一直做下去才有今天我們看到的漫畫、電玩以及AV
我很欣賞這樣的一個觀念,畢竟要正經的做下去是要對那件事有著熱愛與熱情的
或許台灣人大多個別的工作熱情,只是對「錢」有著莫名的崇拜
當然我認同要有好的生活才能維持一個人的熱情
但我也期望在台灣這樣的標籤觀念可以慢慢減少
畢竟已經有了不良標籤的「不正經事」因為大家的觀念而讓某些達人難以維生
我很支持這位AV達人所做的事,看看人家的研究你就知道有熱情有紀律的成果是多令人感動
在此對這位達人獻上滿滿的敬意
中國人因為世俗壓力常常先入為主的將很多事物貼標籤!
人有好人壞人;車有高級低級;餐廳也有高檔低檔;職業有分貴賤...等
坦白說在國外那麼久,看過太多身穿頂級西裝卻開著已經冒白煙的「銅罐仔車」
也有相當自信的垃圾回收人員...
有人說就是因為有日本那些將不正經的事很正經的一直做下去才有今天我們看到的漫畫、電玩以及AV
我很欣賞這樣的一個觀念,畢竟要正經的做下去是要對那件事有著熱愛與熱情的
或許台灣人大多個別的工作熱情,只是對「錢」有著莫名的崇拜
當然我認同要有好的生活才能維持一個人的熱情
但我也期望在台灣這樣的標籤觀念可以慢慢減少
畢竟已經有了不良標籤的「不正經事」因為大家的觀念而讓某些達人難以維生
我很支持這位AV達人所做的事,看看人家的研究你就知道有熱情有紀律的成果是多令人感動
在此對這位達人獻上滿滿的敬意
Friday, December 14, 2007
格差
你說你感覺與他越來越接近了!
我想那只是你的感覺喔,就我看來簡直是南轅北轍!
一個是溫厚飽滿的;一個是倰稜角角的!像是麵糰和榴槤
削的越尖的筆越容易斷,的確是得小心小心!
差別就在成見吧,無見肯定勝有見!這是境界的高低同時也是修養的差別!
很多事情,旁人是在不想傷害他人的立場出發
應該坦然接受讚美而不是過分認同讚美
而讚美也不表示可以到目中無人
有時候對所認為的低等人謙虛甚至比諂媚高等人來得有意義!
有時候對所認為的低等人微笑甚至比陪笑高等人來得更自在!
格差還是在,而且似乎漸行漸遠
我想那只是你的感覺喔,就我看來簡直是南轅北轍!
一個是溫厚飽滿的;一個是倰稜角角的!像是麵糰和榴槤
削的越尖的筆越容易斷,的確是得小心小心!
差別就在成見吧,無見肯定勝有見!這是境界的高低同時也是修養的差別!
很多事情,旁人是在不想傷害他人的立場出發
應該坦然接受讚美而不是過分認同讚美
而讚美也不表示可以到目中無人
有時候對所認為的低等人謙虛甚至比諂媚高等人來得有意義!
有時候對所認為的低等人微笑甚至比陪笑高等人來得更自在!
格差還是在,而且似乎漸行漸遠
Wednesday, October 24, 2007
撞擊到我心裡的影片
今天無意間看見了這個廣告,坦白說震撼我的是他的畫面以及音樂
到現在我還找不到原因,但絕對是我到英國看到最Impact的廣告影片!
開始我還以為我再看一個電影或是MV的片段,但看完後我覺得不能自己!
不多說,自己瞧瞧吧!
到現在我還找不到原因,但絕對是我到英國看到最Impact的廣告影片!
開始我還以為我再看一個電影或是MV的片段,但看完後我覺得不能自己!
不多說,自己瞧瞧吧!
Tuesday, September 04, 2007
影片欣賞-央視製作"大國崛起"
或許是社會學的影響, 自己還是非常在意國家、民族之間的議題,前陣子發現的youtube連結,內容是對於諸多大國崛起的遠因(重大歷史性決定)進行分析,因此在內容上極具參考價值,此外畫面與音效也算的上是用心!我只看了葡萄牙、西班牙以及日本篇!但有些感想卻與我之前思考的觀點不謀而合!
~資本是決定國內企業發展的關鍵,而政府應該是最大的贊助者
坦白說許多人可能會覺得大多數台灣企業,都是靠個人/民間成功,所以政府的力量真的是可 有可無!事實卻是如此,但關鍵在於你如何定義"成功"!以日本以及西葡為例,政府所扮演的 腳色在於全力主導企業進入一個新的市場,進而從旁輔助到企業站穩腳步於世界後,將經營權 轉交給民間!最近的例子我們也可以參考韓國近十年崛起的企業,特色就是政府支持!對於中國、或是台灣企業,我想這是個不切實際的夢想!因此我覺得單打獨鬥的時代過了,需要思考的應該是企業與企業間的資本、功能上的聯盟!
先這樣,頭腦很亂,繼續看!
大国崛起(1)葡萄牙西班牙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fPI1yS85NI
大国崛起(2)荷蘭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fUmrUR_F9g
大国崛起(3)英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ud92SAu354
大国崛起(4)英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O2rlXDfP70
大国崛起(5)法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3LGA6dhkQ88
大国崛起(6)德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XVILhkRfw
大国崛起(7)日本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9lVGEChBBI
大国崛起(8)沙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VSP_7IZ1LI
大国崛起(9)蘇聯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pTKsRVrrf4
大国崛起(10)美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oyMh-ATm_0
大国崛起(11)美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1FYn6kvSok
大国崛起(12)總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f2DqQtlfyc
以上連結特別感謝 Hello UK的 Paul分享於:http://www.hellouk.org/forum/index.php?showtopic=132509
~資本是決定國內企業發展的關鍵,而政府應該是最大的贊助者
坦白說許多人可能會覺得大多數台灣企業,都是靠個人/民間成功,所以政府的力量真的是可 有可無!事實卻是如此,但關鍵在於你如何定義"成功"!以日本以及西葡為例,政府所扮演的 腳色在於全力主導企業進入一個新的市場,進而從旁輔助到企業站穩腳步於世界後,將經營權 轉交給民間!最近的例子我們也可以參考韓國近十年崛起的企業,特色就是政府支持!對於中國、或是台灣企業,我想這是個不切實際的夢想!因此我覺得單打獨鬥的時代過了,需要思考的應該是企業與企業間的資本、功能上的聯盟!
先這樣,頭腦很亂,繼續看!
大国崛起(1)葡萄牙西班牙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fPI1yS85NI
大国崛起(2)荷蘭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fUmrUR_F9g
大国崛起(3)英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ud92SAu354
大国崛起(4)英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O2rlXDfP70
大国崛起(5)法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3LGA6dhkQ88
大国崛起(6)德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XVILhkRfw
大国崛起(7)日本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9lVGEChBBI
大国崛起(8)沙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XVSP_7IZ1LI
大国崛起(9)蘇聯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pTKsRVrrf4
大国崛起(10)美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oyMh-ATm_0
大国崛起(11)美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1FYn6kvSok
大国崛起(12)總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7f2DqQtlfyc
以上連結特別感謝 Hello UK的 Paul分享於:http://www.hellouk.org/forum/index.php?showtopic=132509
Friday, August 17, 2007
刀槍Blue
刀狂、劍定,槍霸道
飛洪、流水,敵自退
槍,中國古代兵器,有「百器之王」的稱號!
在戰場上,由秦代兵馬俑的編制來看,雖有長槍、短槍之分,但均屬於單純的刺擊兵器
技巧簡單卻需要十足勇氣以打擊迎面而來的高速騎兵!
勇氣是使槍手的第一要件!
簡單、俐落,槍這個武器!不帶半分的虛假、直接的貫穿!
使槍要霸道!收起無謂的晃招,就是要那致命的一擊!
過程不需太多的解釋,反正搶手也沒有多厲害的口才!
閉口!承受,但求一槍一殺!
橫掃千軍,即使阻擋也得倒退三分;一夫當關,縱然被水依舊面不改色!
飛洪、流水,敵自退
槍,中國古代兵器,有「百器之王」的稱號!
在戰場上,由秦代兵馬俑的編制來看,雖有長槍、短槍之分,但均屬於單純的刺擊兵器
技巧簡單卻需要十足勇氣以打擊迎面而來的高速騎兵!
勇氣是使槍手的第一要件!
簡單、俐落,槍這個武器!不帶半分的虛假、直接的貫穿!
使槍要霸道!收起無謂的晃招,就是要那致命的一擊!
過程不需太多的解釋,反正搶手也沒有多厲害的口才!
閉口!承受,但求一槍一殺!
橫掃千軍,即使阻擋也得倒退三分;一夫當關,縱然被水依舊面不改色!
Thursday, May 31, 2007
圓明園~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幻想曲
1861年,法國作家雨果在一封信中這樣寫道:
在地球上某個地方,曾經有一個世界奇蹟
它的名字叫圓明園!
它匯集了一個民族
幾乎是超人類的想像力所創作的全部成果!
這是一個震撼人心的,尚不為人熟之的傑作!
就像在黃昏中從歐洲文明的地平線上看到的亞洲文明的倩影!
你可以去想像一個你無法用語言描繪的仙境般的建築,
那就是圓明園!那裡不僅有藝術珍品,
而且還有數不勝數的金銀財寶!
這個奇蹟現已不復存在
一天兩個強盜走進了圓明園
兩個勝利者一起徹底毀滅了圓明園
我們所有教堂的所有珍品加起來也抵不上這座神奇無比
光彩奪目的東方博物館 多麼偉大的功績 多麼豐碩的意外橫財
在歷史面前 這兩個強盜分別叫做法蘭西與英格蘭!
[原文引述於:Victor Hugo's letter was reprinted in the UNESCO Courier, November 1985, and can be found online at: http://www.findarticles.com/p/articles/mi_m1310/is_1985_Nov/ai_4003606.]
電影:圓明園
導演:金鐵木
在地球上某個地方,曾經有一個世界奇蹟
它的名字叫圓明園!
它匯集了一個民族
幾乎是超人類的想像力所創作的全部成果!
這是一個震撼人心的,尚不為人熟之的傑作!
就像在黃昏中從歐洲文明的地平線上看到的亞洲文明的倩影!
你可以去想像一個你無法用語言描繪的仙境般的建築,
那就是圓明園!那裡不僅有藝術珍品,
而且還有數不勝數的金銀財寶!
這個奇蹟現已不復存在
一天兩個強盜走進了圓明園
兩個勝利者一起徹底毀滅了圓明園
我們所有教堂的所有珍品加起來也抵不上這座神奇無比
光彩奪目的東方博物館 多麼偉大的功績 多麼豐碩的意外橫財
在歷史面前 這兩個強盜分別叫做法蘭西與英格蘭!
[原文引述於:Victor Hugo's letter was reprinted in the UNESCO Courier, November 1985, and can be found online at: http://www.findarticles.com/p/articles/mi_m1310/is_1985_Nov/ai_4003606.]
電影:圓明園
導演:金鐵木
Tuesday, April 10, 2007
海鷗食堂~Ruokala Lokki
監督/腳本:荻上直子音樂:近藤達郎
歌曲:井上陽水
觀賞時間:09042007午夜
第一次在觀賞完一部電影後有如此深的感動,敬佩日本人對於自身文化的驕傲,乃至於在一個異鄉仍然堅持販售日本的食物,對於食物主角自有一分見解,並深信同樣熱愛鮭魚的芬蘭人一定會喜歡!相對於食物在感情上人的確是沒有國界之分,一樣的七情六慾一樣的喜怒哀樂,而食物一樣的同時可以撫慰肚子以及靈魂的飢餓! 喜歡主角在劇中的自在從容的姿態,每個動作的細節,尤其是緊張的在倒烈酒給奧客時仍然優雅。
神奇的咖啡魔法好像告訴我用心體會的真諦!
大餅臉的誇張深情似乎代表著過於事俗的我,總是機械式的因應對方而做出合宜的反應!僵化式的思考著可行方案!
老處女的封建禮儀的讓人感受跨越國界的誠心,當她聽到森林,收到貓時,以及她當下決定購買衣服以及前往森林般,剛好呈現了之後的隨波逐流以及之前勇敢追求的強烈對比!
飯糰:日本人靈魂的糧食
表情速記:
女主角
斟酒、日本料理:撇見主角的從容不迫
游泳、購物:攸遊自在
咖啡、歌詞:認真求知
蹲行:自信
肉桂捲Idea:天真
面對怒婦人的略微緊張神情
看見客人的淺淺微笑
老處女慢半拍的回頭、抬頭、點頭
大餅臉誇張的瞪大眼睛、嘴角抽動、肢體語言
芬蘭少年自然的開心
三肥女的嗤之以鼻到熱情享受
食客enjoy的表情
Matti舔著那粒衣服上米的回味表情,傳授魔法的自信神情,品嚐飯團的動作
輕鬆的配樂令人讚賞萬分,感謝陽水以及達郎!
歌曲:井上陽水
觀賞時間:09042007午夜
第一次在觀賞完一部電影後有如此深的感動,敬佩日本人對於自身文化的驕傲,乃至於在一個異鄉仍然堅持販售日本的食物,對於食物主角自有一分見解,並深信同樣熱愛鮭魚的芬蘭人一定會喜歡!相對於食物在感情上人的確是沒有國界之分,一樣的七情六慾一樣的喜怒哀樂,而食物一樣的同時可以撫慰肚子以及靈魂的飢餓! 喜歡主角在劇中的自在從容的姿態,每個動作的細節,尤其是緊張的在倒烈酒給奧客時仍然優雅。
神奇的咖啡魔法好像告訴我用心體會的真諦!
大餅臉的誇張深情似乎代表著過於事俗的我,總是機械式的因應對方而做出合宜的反應!僵化式的思考著可行方案!
老處女的封建禮儀的讓人感受跨越國界的誠心,當她聽到森林,收到貓時,以及她當下決定購買衣服以及前往森林般,剛好呈現了之後的隨波逐流以及之前勇敢追求的強烈對比!
飯糰:日本人靈魂的糧食
表情速記:
女主角
斟酒、日本料理:撇見主角的從容不迫
游泳、購物:攸遊自在
咖啡、歌詞:認真求知
蹲行:自信
肉桂捲Idea:天真
面對怒婦人的略微緊張神情
看見客人的淺淺微笑
老處女慢半拍的回頭、抬頭、點頭
大餅臉誇張的瞪大眼睛、嘴角抽動、肢體語言
芬蘭少年自然的開心
三肥女的嗤之以鼻到熱情享受
食客enjoy的表情
Matti舔著那粒衣服上米的回味表情,傳授魔法的自信神情,品嚐飯團的動作
輕鬆的配樂令人讚賞萬分,感謝陽水以及達郎!
Sunday, December 17, 2006
THE HOST
老實說我討厭韓國人,激烈的個性加上不擇手段的企圖心!我總覺得韓國人真他媽的把大家都當白癡!
以為別人都不知道他在做什麼似的明目張膽、胡作非為!就好比2002世界杯足球!
但這樣的韓式作風反映在電影中,卻令我百思不得其解,覺得真的很有意思!
陳述的訊息清楚、簡單,故事情節豐富具吸引力!不像王式或侯氏電影總是霧裡看花、各說各話!
或許該類電影會成功也算是一個奇蹟吧!也許是又一種中國人自卑的表現,藉由虛緲電影給自詡為品味藝術之流的「知識分子」有一個驕傲的舞台!算了吧!如果大眾傳播的目的是「大眾」傳播,那你該做什麼?
看看的這齣電影「THE HOST」吧!
Saturday, December 16, 2006
Light your life
記得出國前讀了本書叫慢活,主張人可以藉由維持一定的生活步調,來達到隨時處於最佳狀態!基本上這個論點的Standing point就我看來在於自信,理由在於有自信的人可以在與人互動的複雜關係中輕易的維持自我步調!好比說讓別人等待你的發言,讓別人等待你的想法甚至讓別人等待你的指責!所以基本上要達到全民慢活,我覺得可能得從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著手,要達到全民自信的時代算一算可能100年後吧!
最近突然覺得搞不好有另一個方式可以取代上述論點,索性就叫做輕活吧!要輕的是你的壓力、要輕的是你的思想、要輕的是你的需求!怎麼輕呢?坦白說還沒有具體的答案,因為有這樣的念頭也不過是突然有天氣的特別早,對於自身的一個體驗,覺得一切變輕了,變的虛無了,變的空洞了!身體進入一個極為開放的狀態,而腦中的思緒卻是前所未有的敏捷!所以我將那樣的狀態稱之為輕!因為在哪個當下我突然對於重有所感覺,因為自身的輕所以相對之前的重特別清楚!
目前查詢到的各種資料最符合上述狀態的該屬於老子所主張的「無為」,簡單的說就是做任何事前不要設定任何描述,因為一旦有了輪廓隨之而來的將是各式各樣的念,那樣會使得思想的航向偏斜!在這不得不再次讚嘆古中國思想家的偉大,基本上西方之後所發展出的的哲學思想在4000年前的中國大致都已成型!
對於輕的討論就先到這吧...
最近突然覺得搞不好有另一個方式可以取代上述論點,索性就叫做輕活吧!要輕的是你的壓力、要輕的是你的思想、要輕的是你的需求!怎麼輕呢?坦白說還沒有具體的答案,因為有這樣的念頭也不過是突然有天氣的特別早,對於自身的一個體驗,覺得一切變輕了,變的虛無了,變的空洞了!身體進入一個極為開放的狀態,而腦中的思緒卻是前所未有的敏捷!所以我將那樣的狀態稱之為輕!因為在哪個當下我突然對於重有所感覺,因為自身的輕所以相對之前的重特別清楚!
目前查詢到的各種資料最符合上述狀態的該屬於老子所主張的「無為」,簡單的說就是做任何事前不要設定任何描述,因為一旦有了輪廓隨之而來的將是各式各樣的念,那樣會使得思想的航向偏斜!在這不得不再次讚嘆古中國思想家的偉大,基本上西方之後所發展出的的哲學思想在4000年前的中國大致都已成型!
對於輕的討論就先到這吧...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