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09, 2008

政府廣告誰買單?

今天下班在公車上看到了一個台北市政府的廣告
原本想貼給大家看,但意外的youtube也有找不到的東西
廣告內容大致如下
下著雨,畫面呈現黑白色調的老上海場景
衣著紳士的老爺爺要求另一半一起離開台北去過好日子
但被老婆婆給拒絕了,老婆婆順勢搭上黑頭轎車
替老婆婆關上車門的保鏢,拿下紳士帽
結果是郝龍斌,然後開始說台北對老人的福利很好、有多少建設正在進行中之類的結語
看完這個廣告,原本不覺得怎樣(心想這類的廣告還真多)
但回想起之前在電影院以及家裡看到的一些政府形象廣告
我開始納悶,到底這些廣告的目的是什麼?

推論一:以廣告內容推測,地方政府也需要形象的碩造
以老人的廣告為例
整個廣告沒有提供任何查詢電話或網址的訊息
令人很難與服務推廣搭上關係,所以我推測這應該是形象廣告
如果以這樣的邏輯推論
這是一個企圖朔造台北形象的廣告
內容就是台北很適合老人
我想台北市應該很不希望老人離開
到別的地方退休養老,畢竟老人化社會即將到來
如果大家都跑到鄉下,那誰來繳稅以及繼續消費

推論二:以廣告效果推測,政策的推行的確需要民眾的支持
還記得再電影院看到一個行政院推出的UN FOR TAIWAN廣告
氣勢磅礡的台語歌加上同時具神話色彩又不失民族本性的歌詞
讓我一直哈哈大笑
說到底加入聯合國到底重不重要我懶的想
但對我來說有錢吃飽是最重要的
我想我的立場是「自立自強」
當我們透過無論是經濟、運動甚至是文化讓世界「清楚」的認知台灣後
你覺得聯合國還會重要嗎?
坦白說以我的經驗來說,目前大多數的先進國家其實本來就認為我們是一個國家
而非是附庸! 離題了

回到這個廣告,以效果來講它企圖達到的是一個民族自覺的反應
希望透過喚醒民眾來加強我們進入聯合國的聲勢
但很明顯的是公投結果根本未過半的人領票
說到底這個廣告有點是在淡化民眾的焦點
對我來說經濟應該是比任何其他的政策來的重要
所以這個議題沒有影響力甚至是急迫性
反而讓我覺得政府常常會搞不清楚民眾的首要需求
或者是說政府企圖轉移需求的焦點


推論三:以利益分配原則來看,血汗錢丟到池子裏
這個推論是假設廣告的成本是來自稅金
到目前為止這也是最有可能的
因為查了一下大部分政府的廣告的確是由各部會預算來支撐
但作秀的廣告數量其實遠大於政策推廣的廣告
我們常常會看到一個述說台灣美好的廣告
卻少少看到一個告訴我們如何好好使用政府設施的廣告
簡單說就想是大人在騙小朋友一樣
天花亂墜的通常比具體的容易說也不會有太多問題
前幾天公車上看到台北縣的周縣長與小朋友開心的坐在綠地上
這樣的廣告到底是想要怎樣?我搞不懂
而且我必須說這個公車廣告執行的很糟糕,只會讓人家覺得台北線很窮
連廣告都做的很粗操

其實政府廣告是必要存在的
它可以提供希望、遠景以及美夢
但他最好不要是空汎的,他要是具體清楚描述的

No comments: